企业新闻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新闻 网站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专访北京贞亨利董事长冯昌伦
  发布时间:2008-4-25   阅读次数:3227

冯昌伦:从杰出工程师到企业领军人

  
  曲 丹
 
    72岁的冯昌伦,现在仍然是贞亨利“精神头最足的人”。
 
    当他面带着和蔼的微笑从房间里快步走出来,步伐之稳健迅速让记者惊讶! 创办企业10多年来,无论在勤奋程度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冯昌伦都走在前面。创业初期的热情和干劲,丝毫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和成功积累而减弱。
 
    1998年,冯昌伦花甲之年从北人股份公司一线退休,从一名老工程师白手起家做企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和磨砺,冯昌伦和他的团队已经打造出中国大型的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北京贞亨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从单凹机生产商起步的贞亨利,单张纸凹印机一直以绝对胜者的姿态强占中国市场的70%!
 
    50多年过去了,从企业学徒工到中国印刷机专家,再经历10年的创业历程,冯昌伦看过了太多的成败起伏,云卷云舒。早春3月的一天,当科印网记者坐在他的面前,听他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讲述“工程师精神”,讲述他见过的那些人和事时,依旧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身上蕴含的力量和坚定。
 
从学徒工到专家级工程师
 
    在冯昌伦1955年18岁从重庆机械制造学校(中专)进入原北京人民机械厂时,他的一生似乎就确立了明确的轨迹——一生奋斗在印刷机制造业。但这样的注定却又与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不可分割。
 
    在国家奇缺人才的50年代里,中专毕业的冯昌伦作为高学历人才,一进入北京人民机械厂便得到了重用,从产品设计到机械改造,从建筑用的钢筋弯曲机到水泥搅拌机,参与众多繁重的设计生产工作,始终扮演着主力设计师的角色配合生产。
   
    不到20岁的冯昌伦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不仅熟读大量书籍,还不分昼夜的钻研机械图。冯昌伦追忆当年往事时说:“那时候,好几百页的有关机械的书我都看好多遍,为了找机械原材料,经常到废铁堆里捡废铁。”谈起“钻研”的话题,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竟像个孩子一般哈哈大笑着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这么大的干劲儿。”大量的机械制造经验为他今后的印刷机生涯铺上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对于绝大部分生活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是命运全然昏暗的时刻,而冯昌伦则不同,正是那场浩劫,让他的人生真正步入印刷。当时,北京人民机械厂接受了全张双面印胶印机新产品的试制任务——印制“红宝书”,而冯昌伦作为骨干参加了设计,日夜奋战,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试制成功了。1976年3月顺利通过鉴定。1966年一直到1977年整整十年间,整个国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工、农、商、学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但“工业学大庆”的狂热和爱国主义热情的空前膨胀,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北人厂的发展,冯昌伦也从中获益匪浅,对印刷机械制造贡献出相当多的力量。当时他参与研制和主任设计,生产的J2108型和J2205型单、双色胶印机,至今还是北人主导产品,并在全国相当多的地方被广泛使用着。
 
冯昌伦的“北人印刷时代”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细节。
 
 
    第一是青年时代的韧劲和才能。冯昌伦的钻研韧劲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印刷机械改造过程中,冯昌伦大胆地提出“三点支承理论”—在滚筒轴的两端各由三个支撑点支撑着滚筒。当时进口的海德堡机器都具备这个机构,而在国内机器上还属空白,冯昌伦当时又设计、又制作小零件,安装、投产。通过两三年实战研发,终于实现了这一机构,使得冯昌伦的本来就很扎实的理论基础锦上添花。
 
    据冯昌伦回忆,在那两年,他几乎没有其他的事情,而把大量时间花在机械加工生产上, “当时自己就像‘有病’一样,没有别的想法玩命的干,在炎热的夏天,晚上临时搭建的木板棚子里,画图纸。夏天又炎热,蚊虫又多,为了不让蚊子叮咬,穿着长裤,地上撒敌敌畏驱蚊。”同时那段时间,冯昌伦晚上又在北京钢铁学院进修、清华大学旁听机械零件设计课程,周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学习英语。上班时间干活,晚上利用业余时间,于1965年经过6年的苦学,在北京市业余工学院大学毕业。“这段交替的工作学习生涯使我受到了磨炼。”
 
     第二是包衬理论。1989年,上海印刷学校权威的老师方振亚在《印刷技术》发表了一篇关于“包衬该怎么包”的文章,主张印版、压印滚筒、橡皮布印刷时直径是相等的。冯昌伦在看了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机器的说明书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印版、压印滚筒、橡皮布、三个大、中、小滚筒的直径,应该是按照大、中、小的规律匹配,而不该是等径的。让冯昌伦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在印刷技术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人支持方振亚的观点,有人赞同冯昌伦的总结,《印刷技术》杂志甚至专门开辟一个板块,作为方振亚和冯昌伦“辩论”的平台,方振亚和冯昌伦以及他们的各自支持者,以每月写一篇文章的形式辩论,一辩论就是两年,并一度形成了“南方北冯”的场景。最终的辩论结果以冯昌伦找到了一篇日本印刷业知名的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符合了冯昌伦的观点,而且这一包衬理论的源头技术在美国也获得了专利。
    1982年应印刷工业出版社的约稿,编著并正式出版“胶印机的使用与调节”一书,寒窗编写了四年之久,为中国印刷工业作出贡献,至今该书仍是印刷工业出版社的热门销售书之一。
 
    几十年的印刷生涯,冯昌伦从工程师一直做到了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高高级工程师、中国政府专家津贴、学术带头人、总设计工程师……52岁以前,冯昌伦的职称生涯就已经达到了最高点。对于成功之后的一切,冯昌伦说:“当初进厂的4个人,只有我始终如一一直在这里,我从没有想过跳槽,嫌弃工资低,就有一股子韧劲儿,激励着我这样。”当然,冯昌伦的一切也得到了北京人民机械厂的认可和尊重,“厂里换了那么多的领导,但每一个都给重担我挑,交给我的任务,我都会自发的没白天没黑夜的赶。1965年,全厂技术工艺100多人,只有两个涨工资的名额,从56块钱升到62元,因为文化大革命十年没有涨过工资,一个是科长,一个是我,但我作为在厂内工作几十年的元老级工程师,全厂是有目共睹的,为北京人民机械厂作出了贡献。”冯昌伦讲到这里有些眉飞色舞,盛满了认同感与满足感的笑容正描绘着彼时所获得的。
 
转战企业打响贞亨利
 
    1998年,一个创办企业的想法出现在退休后的冯昌伦的眼前。“那时冯岩(冯昌伦的二儿子,目前是北京贞亨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刚刚大学毕业,我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和资源,让他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也成为了他再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
 
    在国有企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单色、双色、四色胶印机的开发与研制实践积累铸就了冯昌伦厚实的功底。1996年,在冯昌伦赴德国参加展会时,在展会上看到德国先进的联机上光机,而国内当时还没有类似的设备,凭着对市场的苦心研究与敏锐观察,冯昌伦很快就发现了蕴藏着的商机——冯昌伦弃用了国内当时普遍采用的三辊式上光,采用了国外先进的陶瓷网纹辊、腔式刮刀技术。90年代后期的中国印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增值印刷,市场上对高档包装的需求一下子成了畅销货,冯昌伦利用这个原理,生产了5台上光机,每台售价60多万,一经上市,顿时就成了抢手货。就在那一年,也就是冯昌伦退休后的第2个年头,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2000年,广东顺德的一家烟包印刷企业向冯昌伦反映,烟包的印金总是印不好,向冯昌伦询问解决办法,当时冯昌伦的上光机的宣传口号就是可以印金,但实际证明,印金的效果比不上凹印。“你们能不能做单张纸凹印机?对方反问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虽然冯昌伦没有从事个凹印机的设计,但凭借多年的经验,他回复给对方:“我能做。”而对方凭借对冯昌伦在业界的知名度和深厚的技术水平,没有参观工厂,在酒店中就签订了合同,交订金20万元,要求交货时间为三个月。冯昌伦向北京印钞厂的总工程师,北京新华印刷厂的厂长,请教经验,研究凹印机图纸,“用三个月的时间从头做一款凹印机是不现实的,第一台样机是用旧的08机改造而成的。”产品研制成功后,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贞亨利开始正式生产这款机器。该厂一下订购了三台,同时又签定了一台对开四色单张纸凹印机试制合同。加上贞亨利良好的售后服务,买产品的用户开始排队。“单凹机印大实地的金银卡、镭射卡纸是拿手戏,当时,镭射纸的接缝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单凹机一下子就火了。当时贞亨利一年产机60多台还供不应求。”2001年~2003年,冯昌伦用三年时间,又淘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在贞亨利公司中,冯昌伦一直扮演着生产管理者和机器设计师的角色,“在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也开始充分意识到成本问题、市场化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冯昌伦常常笑称自己的脑子比较好使。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用敏锐的目光洞察一切细微的变化,并用灵活的头脑进行分析精密布局,是每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本领。
 
    直到今天,从中国的市场环境来看,一提起单凹机就知道贞亨利,一提起贞亨利就是做单凹机的生产商,“贞亨利”俨然成了单凹机的代名词。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贞亨利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北京通州区兴建了新厂房,并以全新的面貌和品牌形象大幅度开拓市场。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对市场的良好认知,使得冯昌伦的事业很快便迎来了又一个高峰,以贞亨利YA4B1型对开单张纸四色凹印机为代表的产品使贞亨利迅速成长为响当当的单张纸凹印机品牌。
 
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实际上,从工程师到企业家,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贞亨利受烟包行业政策紧缩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的影响,经营状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从一个比较传统的工程师,一下子成长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挑战极大,经营企业是很不容易的事。”冯昌伦有点心有余悸。
 
    冯昌伦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单凹印机领域,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思考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不仅要将“贞亨利”打造成单凹印机品牌,还要凭借自己在印刷机械方面的知识积累、品牌优势逐渐向包装等其他领域拓展。冯昌伦还对贞亨利实行产品结构优化、领域扩展、人员调整等措施。
 
冯昌伦身后是投资1000多万元的贞亨利新厂房
 
    如今,冯昌伦瞄上的是其他包装产品应用等在内的领域,冯昌伦认为:“从目前来看,贞亨利公司的设备一直着力推向的是烟包领域,随着该领域装机量的增加和饱和,势必需要开拓新的领域。但在开拓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包装印刷厂可能更熟悉胶印设备,对单凹机实际上是陌生的,如何使他们看到这个设备的优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验证,这样对于贞亨利公司来说在前期和他们沟通时,技术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不过,从佛山、大连的一些已经和贞亨利签订了供货合同的企业来看,他们主要是以生产出口包装为主,这也是从烟包用户向其他包装印刷用户转型的一个良好开端。”
 
    我们常说,企业的扩张和发展要不断紧跟时代和市场的步伐,冯昌伦做到了这一点,在他每一个决策的背后,每一个聪明的决策背后,都蕴藏着企业家非凡的智慧,而正是这些智慧成就了他的成功。
 
    冯昌伦解释:“知识分子创业,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技术不是唯一的。往往搞技术出身的人都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但搞企业要把市场放在第一。”冯昌伦对这个行业和自己的企业都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冯昌伦与家人在一起)
 
    很多人羡慕冯昌伦的运气好,总是能够在别人还没回过味儿来的时候,就把赚钱的机会牢牢抓在手里,也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他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感慨他从执着的工程师到企业家的不平凡经历,却不曾深入探究他成功背后所蕴藏的非凡毅力和执着。冯昌伦本可以在退休之年活得很滋润,但他坚信自己的成果对发展中的中国印刷业大有裨益。高档印刷需求的发展,决定了贞亨利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冯昌伦大多数时候都是温和地微笑着,让人看不出他的锋芒。然而在被问及贞亨利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冯昌伦自信地说:“贞亨利一定能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我希望它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版权所有: 北京贞亨利民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翟里村大洋工业园 京ICP备15037878号-1